
張斯直
貂蟬在民間傳說中是我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,出生于忻州市忻府區(qū)木芝村,其動人故事千百年來備受民間百姓的喜愛。我國歷史上的正史記載中并沒有貂蟬的名字,只能從文學(xué)作品中去尋找?,F(xiàn)在我們能夠看到的主要涉及貂蟬的文學(xué)作品是元末明初文學(xué)家羅貫中所著的長篇小說《三國演義》和元雜劇《錦云堂暗定連環(huán)計》,其中《三國演義》我們尤其熟悉。那么,《三國演義》中的貂蟬又是一個怎樣的形象呢?
美女貂蟬出現(xiàn)在《三國演義》第八回《王司徒巧使連環(huán)計,董太師大鬧鳳儀亭》、第九回《除暴兇呂布助司徒,犯長安李傕聽賈詡》、第十九回《下邳城曹操鏖兵,白門樓呂布殞命》,其中最能體現(xiàn)貂蟬性格和形象的是第八回。在這一回中,作者用簡明流暢的藝術(shù)筆調(diào),表現(xiàn)出了貂蟬多重的性格特征和人物形象,我們現(xiàn)在就不妨簡要分析之。
在《三國演義》中,貂蟬出現(xiàn)于東漢“國相”董卓在其義子呂布支持下全面執(zhí)掌東漢政權(quán)(漢獻帝只是傀儡),眾大臣十分不滿其行為,欲除掉二人保全漢室正宗這一艱難時期。其時,董卓位居?xùn)|漢朝百官之上,享有“入朝不趨,劍履上殿”的權(quán)力,氣焰囂張,不可一世,手握生殺大權(quán),百官畏懼。朝中重要大臣司徒王允見此情形,欲除掉董卓和呂布,但又想不出好的辦法,只能深夜躲在自家的后花園長吁短嘆,正在這時貂蟬出現(xiàn)了,而且隨著貂蟬的出現(xiàn),其性格特征和形象特點也逐步在讀者面前展露。
美。貂蟬第一次在書中出現(xiàn)時,為突出她的美好形象,作者設(shè)計了一個十分美妙寧靜的夏夜之景,給讀者創(chuàng)造出一個可以極度想象的空間。在小說中作者這樣描述貂蟬出現(xiàn)時的美景:夜深月明、荼蘼架側(cè)、牡丹亭畔,“乃府中歌妓貂蟬也”“年方二八,色藝俱佳”。年輕美麗,還有才藝在身,這是貂蟬留給我們的第一印象。
義。書中交代,貂蟬自幼被選入王允府中,王允待她很好,教以歌舞。貂蟬目睹東漢王朝深陷國難危機,又看到王允為此坐臥不安,毅然決定愿以“微軀”報答王允大恩。文中貂蟬說道:“妾雖粉身碎骨,莫報萬一。近見大人兩眉愁鎖,必有國家大事,又不敢問。今晚又見行坐不安,因此長嘆。不想為大人窺見。倘有用妾之處,萬死不辭!”貂蟬對王允的表白可以說是氣沖霄漢,慷慨激昂!她之所以情愿萬死不辭,是因要報答王允對她的恩情,有恩必報,義也。
勇。文中交代“國相”董卓自號為“尚父”(自比周朝大臣姜子牙),權(quán)勢遮天,殘暴不仁。其義子呂布手使方天畫戟,坐下赤兔馬,曹操稱其“呂布英雄,天下無敵”。眾大臣聞董卓、呂布名字,皆十分害怕,而貂蟬作為一個弱女子,對于二人的淫威卻并無懼怕之心,從中可以看出貂蟬的勇敢和無畏。
慧。為實現(xiàn)王允安排給她的一箭雙雕“連環(huán)計”目標,貂蟬開始一步步行動,可以說董卓最終被除,與貂蟬在他和呂布之間巧妙周旋并引發(fā)矛盾有很大關(guān)系。從這方面又足以看出貂蟬超人的智慧。
總之,在名著《三國演義》中貂蟬雖出現(xiàn)的篇幅較少,但性格特點卻十分鮮明。可以說,作者最終向讀者呈現(xiàn)出的“貂蟬”這一形象,在名著《三國演義》中光彩照人,別具一格。
(責(zé)任編輯:盧相?。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