干工作要“有形”就是要有干的“樣子”,然而,如果過于片面追求“有形”,忽視工作的實際效果和群眾的真實需求,則很容易淪為形式主義,看似“有形”,實則“無實”。近年來,黨中央持續(xù)解決困擾基層的形式主義問題,讓基層干部卸下“包袱”輕裝上陣,切實減輕了基層負擔。但也要看到,部分地區(qū)和部門形式主義的“病灶”仍未根除,老問題和新表現(xiàn)交織并存?!罢涡问街髁x”淪為另一種“形式主義”。

不敢提“真問題”,就不可能解決“真問題”。工作“有形”,更需“有效”的含金量還在上升,整治形式主義頑疾的突破口,一個重要抓手是端正政績觀。只有明白“為了誰”,才能以百姓心為心、自覺踐行初心使命。要讓群眾監(jiān)督。有沒有形式主義,群眾接觸得最直接、最直觀,是否真心實意為民辦實事,群眾最有體會、最有發(fā)言權(quán)。要樹立用人導(dǎo)向。堅決避免提拔任用靠形式主義“對上表現(xiàn)”的干部,大膽任用敢說真話、敢提問題的“對下負責”型干部,建立鼓勵激勵、容錯糾錯工作機制,用好的制度讓想干事、能干事的干部干成事,做好“結(jié)合文章”,以嚴格的監(jiān)督保證制度嚴格執(zhí)行、落實到位,從而殺滅形式主義的“病毒”,推動作風強起來、實起來。(大河網(wǎng)河聲評論員 張海妙)
(責任編輯:梁艷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