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一號旅游公路 品九曲黃河文化 |
2024年04月24日 10時06分 山西日報 |
黃河壺口瀑布 龔強攝 風陵渡 黃河一號旅游公路沿線民宿 普救寺 黃河岸邊的民俗表演 龔強攝 鸛雀樓 奔流不息的黃河,孕育了中華文明。當下,有一條緊依黃河、穿越崇山峻嶺的公路與大河共舞,可供游客縱覽黃河及沿途美景,這條公路就是黃河一號旅游公路。這條公路北起忻州偏關老牛灣,南至運城垣曲西哄哄村,全長1238公里,貫穿忻州、呂梁、臨汾、運城四市,串起沿線65個A級及以上景區(qū)和153個非A級重要旅游資源。沿途的風景均是山西最具代表性的人文和自然景觀。驅車行駛在黃河一號公路,可以看到中國第二大的瀑布壺口瀑布,還有金庸武俠小說中的圣地風陵渡、《西廂記》中的普救寺以及中國“四大名樓”之一的鸛雀樓。 這個春天來山西,花幾天時間去感受黃河一號旅游公路的景在路中、路在景中的別樣體驗吧,一定會帶給你深深的震撼和別樣的感受。 沿途美食:黃河大鯉魚、豆腐、臊子面、黃米蒸飯、抿尖、吳家熏肉、牛肉丸子面、山西小酥肉、玉米面發(fā)糕、小鍋燜面、莜面墩墩、蔥花餅、泡泡糕、永濟牛肉餃子、麻肉、永濟刀削面、永濟連鍋面、永濟羊肉泡饃、永濟扯面 伴手禮:吉縣蘋果、蘆筍、山楂、柿餅、木耳、永濟雙孢菇 第一天 觀壺口瀑布 品特色美食 黃河壺口瀑布是黃河上唯一的黃色大瀑布。黃河水從壺口以每秒數(shù)千立方米的流量飛流而下,形成極為壯美的飛瀑,每年都吸引著無數(shù)游人前來感受它的磅礴。 春、夏季節(jié)是瀑布的最佳觀賞季。春季瀑布水量充沛,瀑布景象壯觀,夏季則是水量最大的時候,飛流直下的黃河水帶給觀者極致的震撼。到了冬季,瀑布也有獨特的美景,那就是有名的“冰峰倒掛”,急湍的水流被寒冷的天氣凍住,動態(tài)美和靜態(tài)美的交融變得具象。 從黃河壺口瀑布入口處出發(fā),沿著指示牌步行約一刻鐘,即可到達主瀑觀賞區(qū),站在觀瀑臺上,可俯瞰壺口瀑布全貌,感受黃河水從壺口如同萬馬奔騰沖入壺底的壯闊美景。沿著步道前行,可以看到黃河水流經的地方,河床狹窄,水流湍急,站在這里便可以近距離感受壺口瀑布的視聽震撼。黃河水飛流形成的水霧漂浮于空中,就像江南的煙雨蒙蒙,濕人衣衫,浸潤人心。越接近河面,水霧越是濃密,形成了水底“冒煙”的奇妙景象,在岸邊觀賞時不妨體驗一下這獨特的“晴空灑雨”。 來黃河壺口瀑布游玩,一定不要錯過當?shù)氐奶厣朗常@不僅能增加旅行的樂趣,還能更深入地了解當?shù)氐娘L土人情。特色美食中,黃河大鯉魚最負盛名,以其肉質細嫩、味道鮮美而著稱。在黃河壺口瀑布附近,有許多餐館提供清蒸、紅燒等多種做法的黃河鯉魚。這種魚是生長在黃河里的鮮魚,個頭很大,肉質細嫩,味道鮮美,富含蛋白質、維生素等營養(yǎng)成分。經過當?shù)貜N師的烹飪,色香味俱全,有助于滋補養(yǎng)身、增強免疫力。 在壺口瀑布附近的鄉(xiāng)村,還可以品嘗到地道的農家菜。這些菜肴以當?shù)氐霓r產品為原料,做法簡單卻味道鮮美,如土豆燒排骨、農家小炒肉等。 第二天 賞河東春色 住窯洞民宿 “風陵渡口初相遇,一見楊過誤終身。只恨我生君已老,斷腸崖前憶故人?!边@是《神雕俠侶》中郭襄對楊過思念的歌聲,金庸先生用他的巨筆寫下絕美的感情也展現(xiàn)了風陵渡讓人留戀的美景。 風陵渡位于山西省運城市芮城縣西南端,距縣城30公里,地處河南、陜西、山西三省交界處。站在黃河滾滾流去的風陵渡口抬頭眺望,對岸就是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“十大名關”之一的潼關,其往東行百余里則是另一名關——函谷關。山水交集,雄關拱衛(wèi),構成了當?shù)厮懡煌ǖ臉屑~地位,是“雞鳴聞三省”的“關中咽喉要道”。對當?shù)厍闆r不熟悉的人很難立馬就找到古渡口的具體位置,鑒于此,可以先到黃河北岸的風陵渡鎮(zhèn)稍做歇息,然后在當?shù)厝说闹笇绿綄す哦煽凇?/p> 關于風陵渡一直以來有兩個傳說故事。其一說風陵渡是由于附近的風后陵而得名的。當年軒轅黃帝和蚩尤戰(zhàn)于涿鹿之野,蚩尤作大霧,黃帝部落的將士頓時東西不辨,迷失四方,不能作戰(zhàn)。這時黃帝的賢臣風后及時趕來,獻上他制作的指南車,給大軍指明方向,擺脫困境,最后戰(zhàn)勝蚩尤。但可惜的是風后在這場戰(zhàn)爭中死去并埋葬在此,其后建陵,名曰“風后陵”,風陵渡也因此得名。其二是女媧的陵墓就是風陵,女媧為風姓,故稱風陵。傳說在風陵渡附近趙村東南,有女媧墓,冢高2米,周邊30米,可惜其后被黃河沖毀。 當然除了武俠和歷史,風陵渡的自然美景也極為壯美,這里的黃河河面極為開闊、風陵渡大橋橫跨在黃河之上。夕陽西下,太陽的余暉灑在黃河之上,波光粼粼,極為壯觀。 而要更好地體驗風陵渡的美景,也需要一個靜謐舒適的住所。當人們住慣了大城市的鋼筋水泥建筑,再住進黃土高原原始的窯洞,仿佛瞬間就能從城市的喧囂中脫離,回到原始的安逸生活。 印象風陵洞賓客棧是一家位于風陵渡景區(qū)附近的窯洞民宿,自駕了兩天,有些疲累,可以入住這里感受“原生態(tài)”。這家擁有黃土高坡特色的窯洞民宿,30余孔窯洞依山而建,融入黃土之中,內部的裝飾兼并原始和現(xiàn)代風格。 第三天 登鶯鶯塔鸛雀樓 憶人文情懷 一整天,可以上午游普救寺,下午登鸛雀樓。 愛情作為人類永恒的主題,總是讓人難以割舍,而一座寺廟能與愛情掛鉤恐怕也并不多見。 在山西永濟蒲州鎮(zhèn)西廂村峨嵋塬上的普救寺,是《西廂記》的發(fā)生地,該寺始建于唐朝武則天時期,原名西永清院,為一座佛教十方禪院。在普救寺的西軸線上,屹立著一座古樸典雅的磚塔,原名舍利塔,后因為《西廂記》中張生和崔鶯鶯的浪漫愛情故事發(fā)生在塔下,故現(xiàn)在又稱“鶯鶯塔”。 游覽普救寺跨進山門,沿石階而上,便能看到氣勢雄偉的大鐘樓,樓高17米,上面有我國著名書畫大師董壽平先生所題的匾額。普救寺歷盡滄桑,其內的殿閣僧房經過多次重修重建,如今13層、高約40米的“鶯鶯塔”依然矗立在高臺之上,給人以雄渾莊嚴,挺拔俊逸之感。普救寺的建筑由寺院和園林兩部分組成,寺院在前、園林在后,寺院建筑大致分布在三條軸線上。從前到后,西軸線上的建筑有大鐘樓、塔院回廊、鶯鶯塔、大雄寶殿、梨花深院;中軸線上有天王殿、菩薩洞、彌陀殿、羅漢堂、十王堂、藏經閣;東軸線上有禪院、月老殿、枯木堂等。 除了名勝與愛情故事,如今去了普救寺還能欣賞到西廂情景劇《狀元迎親》等生動有趣的表演,可謂視聽全方位的享受之旅。 游完普救寺,可以在附近的集市品嘗晉南特色小吃,然后開啟鸛雀樓之旅。 “白日依山盡,黃河入海流。欲窮千里目,更上一層樓。”鸛雀樓被唐朝詩人王之渙寫進詩句,也被后人吟誦至今。位于運城市永濟蒲州古城西邊黃河東岸的鸛雀樓,歷來就是登高圣地,立晉望秦,前面是中條山的美景,向下看則是黃河的壯闊,早上眺望日出東方,傍晚看紅霞滿天,好不自在。 鸛雀樓,又名鸛鵲樓,因時有鸛雀棲其上而得名。鸛雀樓外觀四檐三層,每一層都有其獨特的游玩特色,一層是千古絕唱和大唐蒲州盛景;二層是華夏根祖文化;三層是亙古文明;四層是黃土風韻;五層是曠世盛榮;六層是極目千里,這樣的安排布置讓盛唐的氛圍和華夏文明充分展露在游人的眼前。登上鸛雀樓的頂層,極目遠眺,遠處的天和水相間相融,美不勝收,北國的磅礴河山一覽無余,尤其在傍晚落日的余輝襯托之下更為壯美。 當然除了登高望遠之外,整個鸛雀樓景區(qū)充分利用黃河的自然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,形成了一片人文、自然景觀與園林建筑相互和諧的現(xiàn)代化景區(qū)帶。在這里人們可以欣賞唐代油漆彩畫,也可以在休閑樂園騎馬、戲水,暢快游玩,獲得美景與休閑的雙重體驗之旅。 游玩至傍晚需要一處別樣的休憩之所,在鸛雀樓景區(qū)有一家很值得住一晚休息放松的民宿,那就是鸛棲苑民宿酒店。這個酒店以鸛雀樓的花海為依托,展開建筑的單體布局,又通過陣列組合形成一個大花瓣,客房之間用棧道連接,白天賞花海,夜晚觀花燈,好不自在。酒店還有一個可以露營的營地,緊鄰黃河還可以燒烤。在接待中心頂層還有一個觀光平臺,有卡座可以休憩和賞景。夜晚的彩燈亮起,繁花縈繞,讓人仿佛置身仙境。 本報記者張婷 實習生苑新陽 圖片來源:除署名外均來自網絡 (責任編輯:梁艷) |
【關閉窗口】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