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新網福州1月28日電(記者劉可耕)“福建京劇院始終重視瀕臨失傳劇目的挖掘整理,堅持通過‘請進來’‘走出去’的方式培養(yǎng)優(yōu)秀青年演員。全本京劇《十三妹》近年來較少上演,借由第七屆中國京劇優(yōu)秀青年演員研究生班的平臺,劇院優(yōu)秀青年演員跟隨戲曲名家學習,老師們從念白、唱腔、身段、眼神等各方面進行悉心指導。這不僅是戲曲藝術薪火相傳的過程,也展現出了新一代戲曲表演新生力量的風采,為新時代文藝建設貢獻新鮮力量?!?7日晚,福建京劇院院長孫勁梅在福州作如是表示。
1月27日晚,由福建京劇院復排,中國戲曲學院第七屆中國京劇優(yōu)秀青年演員研究生班學員、國家二級演員劉泳渤主演的《十三妹》在福州鳳凰劇院獻演。 中新網記者劉可耕攝
當晚,由福建京劇院復排,中國戲曲學院第七屆中國京劇優(yōu)秀青年演員研究生班學員、國家二級演員劉泳渤主演的《十三妹》在福州鳳凰劇院獻演。劉泳渤飾演的十三妹何玉鳳一身紅裝,身背弓刀,紅紅火火、瀟灑可愛的俠女形象,躍然于舞臺上,受到觀眾的好評。
演出開始前,該劇主演劉泳渤在工作人員的協助下調整戲裝。 中新網記者劉可耕攝
京劇《十三妹》取材于清末小說《兒女英雄傳》,是“通天教主”王瑤卿先生的代表作。故事講述“十三妹”何玉鳳因父親遭上司誣陷而死,流落江湖,化名十三妹,苦練武藝,行俠仗義。偶然遇見攜重金往淮陽救父的書生安驥,暗中保護他,跟隨他到能仁寺,殺了一干盜匪,救出安驥和被掠入寺中的農家女子張金鳳及其父母,撮合了安驥和張金鳳的姻緣。通過扶危濟困的江湖故事,弘揚見義勇為的道德精神。
中國戲曲學院第七屆中國京劇優(yōu)秀青年演員研究生班學員、國家二級演員劉泳渤(左)在劇中飾演十三妹何玉鳳。 中新網記者劉可耕攝
福建京劇院復排瀕臨失傳劇目《十三妹》在福州鳳凰劇院獻演。 中新網記者劉可耕攝
劉泳渤主演的《十三妹》,為第七屆中國京劇優(yōu)秀青年演員研究生班學習成果匯報演出,由中國戲曲學院教授、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京劇項目代表性傳承人謝銳青老師親授。中國戲曲學院教師、副研究員、碩士研究生導師馮海榮作為助教來榕指導排練。
劉泳渤飾演的十三妹何玉鳳一身紅裝,身背弓刀,紅紅火火、瀟灑可愛的俠女形象,躍然于舞臺上。 中新網記者劉可耕攝
中國京劇優(yōu)秀青年演員研究生班創(chuàng)辦于1996年,歷時28年,已成功舉辦六屆,為國家培養(yǎng)輸送了一大批高端戲曲表演精英人才。第七屆“青研班”旨在培養(yǎng)德藝雙馨的戲曲表演領軍人才。
演出結束后,該劇主演劉泳渤謝幕間隙與一名走上舞臺的女童互動。 中新網記者劉可耕攝
福建京劇院原系中國人民解放軍三野十兵團政治部京劇團,1948年誕生于淮海戰(zhàn)役硝煙彌漫的戰(zhàn)場之中,1953年集體轉業(yè)地方,成立福建省京劇團,2006年更名為福建京劇院。70多年來,福建京劇院在各個不同歷史時期創(chuàng)作出了一大批優(yōu)秀作品,多次榮獲國家各類重要藝術獎項。(完)
(責任編輯:盧相?。?/span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