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華社上海8月11日專電(記者 許曉青)“《士兵突擊》播出10年了,這期間感覺很少再有超越它的作品。”“特種兵題材很熱,但真正寫進人心里去的不多?!保保叭眨谏虾S耙曀募旧除埢顒又?,軍旅劇導演康洪雷、毛衛(wèi)寧,編劇王麗萍、馬尚龍,演員薩日娜、劉敏等走進“南京路上好八連”營地,與戰(zhàn)士共話影視創(chuàng)作,暢談如何孕育更多新生代軍旅題材影視作品。
從《和平年代》到“特種兵”,士兵故事撼動人心
上世紀90年代中期,一部名叫《和平年代》的軍旅劇在中央電視臺播出后引發(fā)強烈反響。這是改革開放后,直接觸及軍隊改革話題,思考在和平年代軍人如何自我定位的一部電視劇。
“當時,張豐毅、尤勇等演員塑造的人物形象,引發(fā)大家思考,更開啟了同類題材在新時期的探索之路?!庇耙曉u論人李星文為當代軍旅題材影視作品發(fā)展梳理了若干階段,《和平年代》是第一階段的代表作。
此后,2000年至2005年間,《突出重圍》《DA師》《導彈旅長》等一批電視劇將鏡頭瞄準了演習中充滿懸念的“紅藍對抗”,同時還生動演繹了軍民魚水深情,吸引了不同年齡層的觀眾。
到了2007年,蘭曉龍編劇、康洪雷導演的《士兵突擊》橫空出世,幾乎影響了一代觀眾。“士兵效應”不僅加速了王寶強、段奕宏、張譯、張國強等一批“硬漢式”演員走向成熟,更讓觀眾從中汲取了豐富的精神營養(yǎng)。這部劇誕生十年間久演不衰,成為一座里程碑。
近年來,也有《我是特種兵》《麻辣女兵》等問世,但多在視覺效果上增加了沖擊力和觀賞性?!爸钡秩诵牡臇|西少了,這是軍旅劇發(fā)展中面臨的難點?!崩钚俏恼f。
面對一群喜愛《士兵突擊》的戰(zhàn)士觀眾,導演康洪雷說:“一切的創(chuàng)作都是源于熱愛……我對士兵們的生存狀態(tài)始終關注?!彼J為,要有那種“不拋棄、不放棄”的執(zhí)著堅持,才能使自己的創(chuàng)作打動人心。
“現實中的軍營生活比劇情還精彩”
“過去我們的電視劇主要反映的是統(tǒng)帥如何指揮作戰(zhàn),進入21世紀后,一批‘戰(zhàn)壕里的故事’搬上熒屏,觀眾喜聞樂見,這種以小見大的表現手法,在國內外都有嘗試,關鍵是要符合現實邏輯和文藝創(chuàng)作規(guī)律?!薄妒图t軍》和《戰(zhàn)旗》的導演毛衛(wèi)寧說。
在與編劇導演們的對話中,“南京路上好八連”戰(zhàn)士也主動發(fā)言。有戰(zhàn)士說,他是看了《士兵突擊》后,才下決心入伍的,入伍后發(fā)現,現實中的軍營生活比劇情還精彩,更磨礪人的意志品質。他希望時隔多年后,這類展現戰(zhàn)士甜酸苦辣的影視作品能更多一些,希望影視劇本身能有新的飛躍。
一項抽樣調查顯示,影視作品對于新兵入伍的動機形成和素養(yǎng)訓練等具有積極意義。因看過《士兵突擊》《亮劍》等電視劇,受其精神感召而入伍當兵的要占新兵近三成。
編劇馬尚龍認為,如何挖掘現實中精彩的軍營故事,需要靠編劇、導演、演員去深入生活、感受點滴細節(jié)?!啊妒勘粨簟返戎猿晒Γ且驗橘N近真實的情感邏輯,讓觀眾覺得可信、可敬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