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學生身心健康是每個家庭的熱切期盼,也事關國家和民族的未來?!痹趪鴦赵盒侣勣k公室今年9月23日舉行的“高質(zhì)量完成‘十四五’規(guī)劃”系列主題新聞發(fā)布會上,教育部副部長王嘉毅介紹,“十四五”期間,教育部認真踐行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,著力破解“小眼鏡”“小胖墩”及心理健康等問題,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(fā)展,實施“學生體質(zhì)強健計劃”,推動各地增加體育課、體育課后服務和大課間,推動課間活動由原來的10分鐘延長到15分鐘,落實中小學生每天綜合體育活動2小時要求。
近日,中青報·中青網(wǎng)記者走進固原市多所中小學校,實地了解學生體育鍛煉開展情況,以及體育育人工作推進成效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“以前課間10分鐘,去趟衛(wèi)生間、交個作業(yè)就結束了;現(xiàn)在15分鐘,能和同學跳會兒繩、打會兒排球,一到課間大家都出教室了?!睂幭幕刈遄灾螀^(qū)固原市弘文中學八年級1班學生海喻的感受,折射出寧夏不少中小學課間活動的新變化。

9月8日下午,寧夏固原市原州區(qū)第十一小學,校外兼職體育教師李贏州(左一)帶領學生開展大課間活動。中青報·中青網(wǎng)記者 焦敏龍/攝
據(jù)悉,寧夏回族自治區(qū)教育廳于今年2月12日發(fā)布《關于保障中小學生綜合體育活動時間的通知》,圍繞“加快實施學生體質(zhì)強健計劃”,對全區(qū)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提出明確要求:確保中小學生每天綜合體育活動時間不低于2小時。據(jù)此,寧夏各地中小學日常安排發(fā)生變化:課間活動時間從10分鐘延長至15分鐘,每天安排一次不少于30分鐘的大課間體育活動;在每周總課時不變的前提下,義務教育學校每天為學生開設一節(jié)體育課;高中階段學校每周安排3至5節(jié)體育課。
在寧夏回族自治區(qū)固原市,多所中小學校通過優(yōu)化課程、加強師資、拓展場地等舉措,構建“體育育人”新生態(tài)。
課間延長到15分鐘,全班同學鼓掌歡呼
9月8日下午,記者來到固原市原州區(qū)第十一小學(以下簡稱“原州十一小”)。課間15分鐘,教學樓前的空地上,學生們跳繩、打沙包、跳方格,歡笑聲此起彼伏;30分鐘大課間時段,在學校老師陪伴下,56個班級2976名學生參加“迷你軍訓”、武術、球類運動、冰壺訓練、自由運動等,響亮的口號聲在操場回蕩;體育課上,孩子們以班級為單位,踢足球、打羽毛球、打籃球,一張張笑臉上洋溢著蓬勃朝氣。

9月9日上午,寧夏固原市弘文中學,學生在課間打羽毛球。中青報·中青網(wǎng)記者 焦敏龍/攝
“十幾年前,家長希望把音體美課換成語文、數(shù)學等主課;如今,哪怕少上一節(jié)體育課,都會有家長打電話來詢問原因。”原州十一小分管教學工作的副校長吳亮認為,這一變化源于學校切實推進體育工作的努力。2025年春季學期以來,根據(jù)教育部和寧夏回族自治區(qū)教育廳相關要求,在學生總在校時長不變的前提下,調(diào)整了校本課程安排,實現(xiàn)每班每天開設一節(jié)體育課,改變了過去體育課“可有可無”的情況。
“2025年春季學期開學第一個周一下午,當我在班里宣布課間將延長到15分鐘時,全班同學一起鼓掌歡呼?!?6歲的固原市弘文中學體育教師劉勇笑著說。
之前因為教室位于三四樓,課間活動時間短,學生很少下樓活動,即便劉勇多次催促,仍有學生不愿動彈。如今,在15分鐘課間里,超過三分之二的學生主動走出教室——男生打乒乓球、籃球,女生跳繩、打羽毛球,還有一些學生玩集體游戲。
今年以來,弘文中學在總基礎課時不變的前提下,重新規(guī)劃課程結構:將每周兩節(jié)的課后輔導課減為1節(jié),每節(jié)課從45分鐘壓縮到40分鐘,節(jié)省出的時間用于增加體育課時,確保中學生每天1節(jié)體育課,每個課間15分鐘,上下午各安排一次30分鐘的大課間活動。
“體育課增多,會不會影響學習?”調(diào)整初期,個別家長心存疑慮。各班班主任通過家校溝通機制耐心解釋:每天一節(jié)體育課有助于緩解學業(yè)壓力,球類運動可以培養(yǎng)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團隊協(xié)作能力,體育鍛煉本身有助于促進大腦發(fā)育。隨著體育教學工作的推進,越來越多家長支持孩子進行體育運動。課間時,很多孩子會隨身帶上乒乓球拍、羽毛球拍、跳繩等體育器材,方便隨時運動。
固原市第八中學成立于2017年,是一所完全中學。2025年春季學期,固原八中對課間時長和體育課時作出調(diào)整:義務教育階段每節(jié)課間延長至15分鐘,每天安排1節(jié)體育課,每周共5節(jié);高中部作為寄宿制學部,每周體育課由原來的2節(jié)增至3節(jié),采用“2+1”室內(nèi)外搭配教學模式,既保障學生的運動時間,又兼顧運動健康理論學習。
固原八中分管教學工作的副校長劉永升介紹,學校每學期會安排1-2天舉辦趣味運動會,通過旱地龍舟、顛球跑等項目,引導學生在“勤練、常賽”中提升團隊協(xié)作能力。高中部在早操、課間操、眼保健操“三操”基礎上,每天21點晚自習后增設25分鐘晚操,組織學生走出教室舒展筋骨。
體育教師+班主任+編外力量,師資“總動員”
體育課時增加了,師資配備成為學校面臨的首要難題。吳亮介紹,原州十一小首先確保每個年級至少配備一名專職體育教師作為引領,同時選配其他學科教師加入兼職體育教師隊伍,通過加強體育課程的校本培訓與教研,提高體育教學能力。目前,近60名專兼職體育教師共同承擔學校56個班級、每周280節(jié)體育課的教學任務。

9月8日下午,寧夏固原市原州區(qū)第十一小學,三年級學生在體育課上跳繩。中青報·中青網(wǎng)記者 焦敏龍/攝
專職體育教師黃勝利畢業(yè)于寧夏大學體育學院籃球?qū)I(yè),自2016年起在原州十一小任教。今年,他圍繞護眼保健、生理健康、個人安全常識和飲食營養(yǎng)等主題開展理論教學,借助新媒體設備,組織學生觀看體育比賽視頻,豐富教學內(nèi)容。
24歲的李贏州在原州區(qū)創(chuàng)辦了一家少兒體育集訓館。近一年來,他每周都會到原州十一小帶領學生開展一次大課間體育活動。他表示,很高興能成為家鄉(xiāng)小學體育教育的“編外力量”,希望盡己所能,讓更多學生動起來、跳起來。
通過將課間活動、大課間與室內(nèi)外體育課程緊密結合,原州十一小體育育人方式更加豐富多元。學校依托2023年6月掛牌成立的六盤山少年軍校,聘請校外專業(yè)教練、寧夏師范大學等高校師生及退役軍人志愿者,在大課間帶領學生開展足球、籃球、排球、乒乓球、柔力球、太極拳、洪拳、微軍訓、軍體拳及障礙穿越等多種訓練項目。本學期,學校通過購買特色課程服務,試點開展游泳教學,引導學生掌握游泳技能;同時利用教學樓外的“邊角料”空地,彩繪跳方格區(qū)域,打造體育活動“微場地”;組織校委會成員和年級組長開展全員巡查,確保各項活動安全有序進行。
今年以來,固原八中新招聘6名體育教師,其中4人加入初中部,2人承擔高中體育教學。目前全校18名體育教師平均年齡約32歲,其中包括兩名公費師范生和兩名研究生學歷教師,這支年輕專業(yè)的隊伍為體育教學注入新活力。
劉永升介紹,固原八中緊鄰固原市青少年活動中心,借助這一資源優(yōu)勢拓展學生體育活動空間,合作舉辦校園文體賽事。校內(nèi)配備田徑場、6個室外籃球場和1座室內(nèi)體育館,館內(nèi)設有兩個羽毛球場、兩個籃球場和1個乒乓球室。今年暑假,學校補充采購立定跳遠測試儀和大量排球,為學生運動提供充足器材。
固原市弘文中學在加強體育師資隊伍建設的同時,持續(xù)完善體育教學設施保障。學?,F(xiàn)擁有兩塊硬化操場和一塊標準綠化操場。每周六上午,9名專職體育教師值班,向全校學生開放各類運動場地與體育器材,為自愿到校參加體育社團活動的學生提供專業(yè)指導。
弘文中學主管教學工作的副校長朱麗媛介紹:“每學期開學前,我們都會對體育教具進行安全評估,及時淘汰更新。目前全校有700個排球、300個足球、一批籃球供學生借用,絕大多數(shù)學生自備跳繩、乒乓球拍、羽毛球拍到校鍛煉。此外,學校還配備了一套完整的AI智能體育測試器械?!?/p>
今年秋季學期,弘文中學的體育教學任務由9名專職體育教師承擔,其中4人兼任班主任。劉勇老師每周負責4個班級共20節(jié)體育課。室外課程融合體能訓練、中考項目訓練、團體比賽與體育游戲;室內(nèi)課則講授運動損傷防護知識,播放奧運會、NBA、寧夏“村BA”等賽事視頻。
朱麗媛介紹,本學期七年級新生的軍訓任務由9名體育教師全程執(zhí)教。全校38個班的班主任參與組織晨跑、陽光大課間、體育測試指導、運動會等工作,形成“體育教師+班主任”協(xié)同聯(lián)動的體育教學保障模式。
讓學生們動起來、跑起來,多見陽光、多出汗
“以前體育課會有個別學生裝病請假,現(xiàn)在大家都主動參與?!痹菔恍B汅w育教師李小紅說。這學期,李小紅每周給三年級和五年級上16節(jié)體育課、兩節(jié)體育社團課。她為不同年級設計了差異化內(nèi)容:指導三年級學生掌握跑、跳、投等基本運動技能,開展乒乓球、跳繩等基礎項目;引導五年級學生參與籃球等球類項目,培養(yǎng)1-2項專項運動技能;雨天則在教室組織學生學習韻律操或開展集體游戲。

9月9日上午,寧夏固原市弘文中學,學生利用課間15分鐘打乒乓球。中青報·中青網(wǎng)記者 焦敏龍/攝
學生體能的增強直觀反映了體育教學的成效。自課間延長至15分鐘以來,11歲的原州十一小六年級學生黃晨常和同學到操場打羽毛球、跳遠,跳繩成績從去年每分鐘150多個提升到現(xiàn)在的200多個?!斑\動變多了,和同學的交流也更多,相互間加深了感情?!秉S晨說。
吳亮說,2023年秋季學期一次集體活動中,因為天氣炎熱,短短30分鐘就有數(shù)名學生暈倒。為提升學生體能,學校堅定了“健康第一”的教育理念。今年,學校依托15分鐘課間、30分鐘大課間、每日一節(jié)體育課及各類體育社團,全面引導學生參與鍛煉?!耙尯⒆觽儎悠饋?、跑起來,多見陽光、多出汗?!眳橇琳f。
大力推進綜合體育教學,為弘文中學的學生帶來積極變化。劉勇班上有一名身高170厘米、體重170多斤的女生,起初連大課間900米跑操都難以堅持,在他的持續(xù)鼓勵下,如今已能跟上全班節(jié)奏。今年清明節(jié),630名七年級新生憑借平時扎實的體能訓練,全員全程完成徒步54公里祭奠英烈活動。近3年來,弘文中學九年級體育測試成績始終位列固原市第一。
“考試前打一場羽毛球,能釋放很多壓力,整個人都更有勁也更有精神了?!焙胛闹袑W九年級3班14歲的王鶴軒說。從2025年春季開始,他和十多名同學組成“羽毛球球友圈”,運動成為他們緩解學業(yè)壓力的重要方式。
“每天一節(jié)體育課,目標不只是提升學生的體育競技能力。”朱麗媛強調(diào)。學校按年級組建籃球、足球、排球和中長跑隊,成立太極扇、腰鼓、形體操等社團。體育類社團(隊)成為學生課后活動的主要平臺。學校還通過運動會隊列訓練、“行走的思政課”徒步活動等載體,將女排精神等中華體育精神融入日常教學,引導學生在鍛煉體魄過程中錘煉頑強拼搏、團結協(xié)作的精神,“這才是體育教學工作最珍貴的成果”。(中青報·中青網(wǎng)記者 焦敏龍)
(責任編輯:蔡文斌)